• 2020-08-12 09:00:06
  • 阅读(14333)
  • 评论(10)
  • 假如细心对比阎连科的小说与散文写作

    就会发现,这世上简直存在两个阎连科

    阎连科长篇散文著作《她们》。

    《她们》是阎连科近10年写作的第14本书,但仅仅在内地出书的第9本书。未在内地出书的书中,包括三部长篇小说:《四书》《日熄》和《心经》。这三部小说的写作,他彻底不考虑出书诉求,只考虑文学野心和写作的自我满意。

    阎连科在50岁前,他的人生确实是一个"写作改变命运"的样本。24岁开端,他因写作,在部队提干,逃离土地,一点点成名。只不过,当他在文学之路上垂头掘进的时分,那些虚拟的故事却让他和周遭的实际联系变得越来越严重。50岁那一年,阎连科开端回望自己近十年的阅历,也开端考虑未来的写作。

    从前,阎连科去医院探望一些老作家时,老人们总会在病床前倾诉类似的惋惜:这辈子最想写的那本书没有来得及写。详细原因各异,有的是因为身体的病痛,有的因为其他小事的耽误。"我想自己必定不要有这个惋惜,就把想写的都写出来。"阎连科对《我国新闻周刊》回想。所以他开端决议,不再考虑文学之外的其他要素,不再自我设限。

    那部让他自己觉得自在的著作,就是《四书》。这本书在海外出书之后,广受赞誉。2014年,阎连科凭仗此书成为第一位取得"卡夫卡文学奖"的我国作家,这一奖项被认作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风向标。

    彼时,阎连科日子的状况也在渐渐改变,儿子作业、成婚,不再需求他操心。他的房贷现已还清,自己还调到了我国人民大学教育,一切都稳定下来。"之前还会介意一本书会挣多少钱,买房或换车。去了人民大学之后,我第一次把工资卡交给老婆,今后不再管这些。"多年之后,阎连科对《我国新闻周刊》说起这些,都是轻松的神色。

    假如细心对比阎连科的小说与散文写作,就会发现,这世上简直存在两个阎连科。写小说时,他笔下的国际荒谬、歪曲、阴沉,而写散文时,营建的气氛却亲热、亮堂、温暖。他自己也能感遭到这分野的存在,沉入虚拟,他容许自己变得凶恶又癫狂,而一旦回到关于实际国际的回想与描画,他就会堕入关于家人的眷恋。他从前拼命要逃离的土地,现在在《她们》之中出现出来,成了最重要的挂念。散文对阎连科而言,像是长距离跑之后的喘息和休整,就像在小说里完成了一个凶煞的人物扮演,他需求用散文写作回到水面之上透一口气,让自己得以缓冲,也让自己能够与内地的读者碰头。

    现在,阎连科写作时,书桌上会放一本《新华字典》。这几年,他变得简单忘字。每写一页,会翻两三次字典,有时会发现某个字自己真的记错了。这让他想起日本作家德田秋生的晚年。德田秋生晚年深夜写作,经常美国服务器忘掉某个词语的意思,就把熟睡的儿子叫醒,向儿子承认某一个词的含义。"我基本上也到了这个年岁了。"阎连科说。

    阎连科本年62岁,从他当年看到张抗抗的《分界线》激发起自己靠写作逃离土地的愿望算起,他现已写作了40多年,但近几年,他却经常置疑"写作的含义",对写作常生出一种虚无感。他在承受日本NHK采访时,写下了一句较为失望的话,"一生尽力,而一无所成"。

    阎连科对写作含义的置疑,是在香港科技大学讲课时开端的。五年前,他为了教育,体系梳理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学。对比21世纪的文学,他得出一个定论,他觉得自己依然是用21世纪的办法,去讲19、20世纪的故事。他自己也不知道21世纪的文学应该是什么姿态,但他知道不应该重复曩昔百年内现已被讲过许多遍的东西。

    他用来寻求逾越的办法是损坏,企图写作出一本"不像小说的小说"。他在日本、韩国见到招牌上有许多汉字,就想"同样是中文字,招牌上的意思和咱们的彻底不同,或许能够把这些汉字、词语带回中文,会让中文不一样"。所以,他测验打乱中文的语法,也测验发明词语,将这些试验融入到一篇名为《信徒》的小说。他用这篇小说,参与了张悦然举行的"匿名作家方案"。后来,张悦然对他说,评委在文章上画满了红线符号语法错误。现在,阎连科回看,觉得那是一次不成功的测验。那篇著作,阎连科也从头依照正确的语法,将文章修改了一遍。

    除了艺术探究和考虑层面的虚无,还有阻隔所带来的窘境。从《四书》开端,他更垂青的小说都没有在内地出书,无论如何,他都最介意这片大陆上的读者,究竟这儿的人们才与他阅历相通。

    阎连科从未抛弃过与内地读者树立相关。他在上一年出书了长篇小说《速求共眠》,现在又出书了长篇散文《她们》,他期望借此与内地读者保持联系与黏性。

    阎连科在香港最新出书的一本小说叫《心经》,与宗教有关,也与女人有关,故事中开了巨大脑洞。这几年,阎连科对宗教产生了很大爱好,当然绝不是崇奉层面,依然仅仅为了遣散写作上的虚无。他觉得文学无路可走,看看宗教故事,乃至相关别史、传说,也算寻觅出路的测验。他说,自己终究是个酷爱尘俗日子的人,不可能遁入神明的国际。

    比较文学上的虚无感,阎连科在日子中其实状况不错。最近这段时刻,因为疫情,他一向没能回到香港,而是待在北京,陪陪家人,和孙辈游玩,去紫竹院漫步,这一切都给他安慰,他乃至还使用那段没办法出门的日子完成了一部新长篇。

    和十年前那个焦虑的阎连科比较,现在他显得放松许多,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年岁渐长,一部分也因为现已看淡许多事,从前羁绊着他的以及他一向去羁绊的,都渐渐散失。现在他的虚无、较真和野心都只关于文学自身。他能分得清虚拟国际与实际日子,也乐意在俗世日子中寻求安慰,"作业必定很虚无,但假如日子中没人需求你,那是最可怕的工作。"阎连科对《我国新闻周刊》说。

    《我国新闻周刊》2020年第29期

    声明:刊用《我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文面授权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2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