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0-07 00:10:06
  • 阅读(13923)
  • 评论(3)
  •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7日电(记者 上官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尽了重阳节的思乡之情。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刻在阴历九月初九。"九九"谐音"久久",古人便在此刻祭祖、推广敬老活动。饮菊花酒、吃重阳糕也都是撒播已久的风俗。

    不过,重阳节究竟是怎样来的?

    它为何又名"重九节"?

    重阳节还有登高节、重九节、菊花节等说法。依照汉代中叶今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所以叫重阳节。

    材料图。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在简直人人繁忙的现代社会,重阳节呼喊人们去接近天然。这正是天高气爽的秋游时节,人们能够脱离喧哗的都市,领会古人"登高望山海"的胸襟。

    萧放以为,重阳又是传统的祈寿之节,它为留恋日子的人们拓荒了一片晴朗的天空,以其特定的人文价值在现代社会日子中从头找到了郑州汽车抵押贷款自己的方位。

    "重阳节有尊老、敬老的内在,能够借此机会安排一些活动,表明对白叟的关爱。"萧放主张,在敬老活动上,能够请白叟讲一讲传统文化的故事,年轻人也能从中得到道德上、精神上的有利影响。

    在《重阳节风俗漫话》结束,萧放则总结道,"籍野饮宴"的啸咏高歌远胜于吧厅的浅斟低唱,祈寿的菊花酒香过甘旨咖啡,杜牧九日登高所赋:"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尽管情调有些消沉,"但未尝不能够作为咱们秋节登高的勉励"。(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4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