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5 18:18:35
  • 阅读(2145)
  • 评论(15)
  •   新华社拉萨5月13日电 题:特殊教育让“折翼天使”化身腾飞的乌尔朵

      新华社记者卢丹阳、黄智琪

      “假如用乌尔朵比方的话,孩子们是中心的石块,教师便是两边的绳子。咱们支撑着孩子,用力把他们抛得更高、更远,让这些‘折翼天使’能够在藏北草原上自在飞翔。”那曲市第二特殊教育校园校长索朗秋吉这样解说校园的乌尔朵文明。

      乌尔朵是西藏牧区的一种投石东西,效果同鞭子相似,能够在投掷石块的一起宣布洪亮的响声,是牧民放牧的“好帮手”。2023年7月,索朗秋吉下乡招生,在那曲市聂荣县白雄乡嘎格朗村榜首次见到加措时,放暑假的加措正甩着乌尔朵放牧。

      “她耳朵听不到,在校园里跟不上学习进展,放学回到家常常哭闹。”加措的母亲看着远处的女儿叹息。对加措做了一些测验之后,索朗秋吉劝说加措的母亲把她送到那曲第二特校学习。

      “来到校园之后,她发现身边的人和她相同,咱们都在用手语沟通、学习,渐渐变得越来越自傲。”看到加措的改变,索朗秋吉打心底里为这个孩子快乐。

      2013年,那曲市建立了榜首所特殊教育校园——那曲市特殊教育校园。办学以来,校园在读人数不断添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在愈加容纳、相等的环境中接受教育。2022年5月,那曲第二特校建立,首要接收听力残疾、视障类儿童。

      据悉,到2024年末,西藏全区7所特校在校学生978人,3646名残疾儿童完成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服务达2597人。

      索朗秋吉说:“咱们送教上门,不只是给孩子们带去日子物资,更重要手打小说的是要教会他们一些身手。”

      现在,那曲第二特校共有92名学生,其间送教上门学生25名,这些学生大多来自距那曲市区较远的索县、比如县等。办学3年来,校园送教上门累计行程2400公里、362个课时。

      患有严峻癫痫和视力低下的洛桑欧珠便是享用送教上门服务的一名学生。

      “教师们常常来,现在孩子不只能写一些简略的藏文,也特别喜爱绘画,信任他会越来越好。”父亲洛桑曲达说话的空隙,洛桑欧珠已在纸上画下了一个小男孩和一辆小汽车。

      2024年,在浙江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的支持下,那曲第二特校有6名学生被选送到浙江就读高中。完毕高中阶段的学习后,他们将回到那曲参与高考,寻找他们的大学梦。

      除了语文、数学、藏文等文明课,这个校园的孩子们还能够挑选学习音乐、舞蹈、烘焙、缝纫、芳香理疗等职教课程,让学生能够依据爱好找到合适自己的开展之路。

      职业教育课程的开设让特殊教育校园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挑选,他们不只能够走上工作岗位,也有时机持续学习进修,靠自己的双手和劳作融入社会。办学3年来,那曲第二特校已有6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到2024年末,西藏全区工作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完成工作21237人。

      “教育公正便是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时机,不只让他们有学上,更要上好学,协助他们走向社会。”索朗秋吉说。(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3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