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5 21:14:35
  • 阅读(7095)
  • 评论(5)
  •   本年4月23日是第30个国际读书日。习近平总书记屡次着重读书的重要性,指出“中华民族自古发起阅览,考究格物致知、诚心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力,刻画我国公民自傲自强的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并且在不同场合共享和引荐他的读书心得。咱们从这些书单里挑选出一部分,制作了一套“藏书票”,送给爱读书的人,一同感触阅览的力气。

    【1】

      2018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心政治局第五次团体学习时表明,《共产党宣言》尽管诞生于170年前,但其论述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期,也不会过期。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说过,‘假如心里觉得不结壮,就去研究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讲的便是温故知新的道理。今日,咱们重温《共产党宣言》,便是要把《共产党宣言》包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力运用到统揽巨大奋斗、巨大工程、巨大事业、巨大愿望的实践中去,不断编写新时代坚持和开展我国特征社会主义新篇章。”

    【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习近平总书记屡次在不同场合引证《论语》等儒学经典,阐释中华优异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治国理政才智。

      2019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拜访法国时获赠法文本《论语导读》。习近平主席说:“这是一份宝贵的礼物,咱们会好好收藏。”

    【3】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晤榜首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到:“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间一本便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形象很深。”

    【4】

      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宣布重要讲演。

      习近平主席说:“那个时代,我想方设法寻觅莎士比亚的著作,读了《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剧本。莎士比亚笔下跌宕起伏的情节、绘声绘色的人物、如泣如诉的情感,都深深吸引着我。年青的我,在当年陕北瘠薄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计仍是消灭’的问题,最终我立下为祖国、为公民贡献自己的信仰。”

    【5】

      版别是传承中华优异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前言,是中华文明源源不绝、蒸蒸日上的表征手打小说和见证。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观赏了我国国家版别馆中心总馆文华堂里的专题展览——“版别琳琅”。

      展览展现着我国当代出书精品和特征版别,习近平总书记指着展台里不同版别的《新华字典》,对咱们说:“这几个版别我都用过。”

      现已稍微泛黄的上世纪五六十时代版别的《新华字典》,勾起了总书记的思绪:“那时候去陕北插队,在地里干活时我兜里就揣着一本《新华字典》,歇息时就拿出来翻两页,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看一个字有几种发音、有几个意思,怎样用字用词才是精确的。咱们写文章,一会儿用五六个排比句、五六个成语就好吗?不一定,关键是要从中选出一个最精确的、最好的词,而不是‘抖书包’、‘掉书袋’。”

    【6】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我国国家版别馆调查调研,仔细观看“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经典赤色著作的手稿及图书版别。

      “三红一创”是《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山保林”是《芳华之歌》《山乡剧变》《捍卫延安》《林海雪原》。新我国建立后,这些经典赤色著作在社会上发生广泛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慨叹地说:“这些书当年都看过,鼓励了多少人啊。这些优异的老著作、老片子,现在也应该拿出来看一看、放一放。”

    【7】

      2014年2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索契承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到,“我年青时屡次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小说”。

      习近平主席读过许多俄罗斯作家的著作。在这次专访中,他列举了许多俄罗斯作家的姓名,表明“他们书中许多精彩章节和情节我都记得很清楚”。

      习近平主席说,读书能够让人坚持思维生机,让人得到才智启示,让人滋补浩然之气。

    【8】

      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万国宫到会“共商共筑人类命运一起体”高等级会议,并宣布宗旨讲演。

      习近平主席说:“中华文明向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我国《孙子兵法》是一部闻名兵法,但其榜首句话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行不察也’,其要义是慎战、不战。几千年来,平和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我国公民的基因里。”

    【9】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演中,引证了《左传》中关于“和”的一段话。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我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习近平主席说,咱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才智、罗致养分,为人们供给精力支撑和心灵安慰,携手处理人类一起面对的各种应战。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QQ:110-242-789

    7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