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8 16:50:15
  • 阅读(3820)
  • 评论(9)
  • 三类高着儿圈套 家长们得留神

    高考成果发布后,考生好样本网开端填写自愿、挑选院校,此刻也是高着儿欺诈案子的高发期。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王岩总结了三种典型的高着儿欺诈套路提示家长留心。

    ■事例1:一位家长因女儿高考成果不抱负,联系到被告人王某和李某,其间王某系某闻名法令院校教育科研办秘书好样本网。二人宣称可经过"插班学习"的方法让考生到该校无忧印务上学,毕业时处理该校统招本科毕业证。但是四年学业完成后,考生拿到的却是假造的毕业证书,严重影响后续工作等事宜。

    ■事例2:被告人刘某表明,能够让闫某的儿子就读北京某大学商学院,六年本硕连读,一致招生待遇,但要经过第三方将膏火交至该大学。闫某便依照刘某的指示支付了48.5万元。

    不久,刘某交给闫某一份落款为某大学人力资源管理高档研修班的选取通知书。闫某儿子入学2个月后发现,校园并非正规大学,没有学籍,遂报案。刘某因犯欺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

    ■事例3:景某的孩子高考成果欠安,被告人李某许诺能够35万元的价格帮其入读军校。景某支付了17.5万元作为定金,李某出具收条,约好:如未办成,除交还定金外还要补偿5000元。但是,工作迟迟没有办成。景某屡次要求李某退款未果。后李某被法院以欺诈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

    本报记者 张蕾 实习生 张馨予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