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04 20:12:09
  • 阅读(5038)
  • 评论(10)
  • (东西问)独家   杨武能:为什么说中西文明交流的第四次高潮必将到来?

    中新社重庆7月4日电 题:杨武能:为什么说中西文明交流的第四次高潮必将到来?

    图为重庆"席勒与我国·我国与席勒"宦官学术研讨会合影。自己供图

    其时,那是我国外语界承办的第一次大型宦官学术会议。四川外语学院通过层层上报、请求、批阅,最终一向报到了北京,拿到批件我也给刚完毕访华、对德中文明交流十分关心的时任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写了一封信。令人惊喜的是,科尔总理非常注重,让德国相关部分大力支持研讨会,为中德文明交流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学界视点而言,海德堡和重庆举办的研讨会,旁边面证明了中西文明交流第三次高潮的气势和影响。究其原因,离不开社会进步,今非昔比的政治、经济、科技水平。跟着国家强壮,宦官文明交流已然进入高速年代,远景宽广。

    中新社记者:您以为中西文明交流下一步路在何方?

    杨武能:虽然有差异好样本网和为难,文明交流的大潮依旧滚滚向前。文明差异形成的隔阂跟着往来增多、了解加深,都会战胜和消除。究竟文明之间的差异不是"主角",文明的共性好样本网、人类的共情才是中西方交流互鉴的底子遵从。

    年代激流中,整体的、永久的一起点是:人们既寻求物质层面的满意,也注重精力层面的充足;既注重安全保证和庄严,也神往自我开展、自我实现,都有着对更高层次美好日子的等待。前述"相同"决议了人类能彼此理解,彼此容纳,也是树立人类命运一起体的条件。与之相比较,差异是细小的、部分的、暂时的。

    中西文明交流的门会越开越大,路会越走越宽。虽然近年来,中西文明交流遭到了政治差异搅扰、认识形态影响,产生了少许"戒心",交流略有不畅,但不行否认的是,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倡建的"人类命运一起体"继续推进,中西文明交流的第四次高潮一定会降临,且将比第三次更大、更高、更深层次。(完)

    杨武能,雅号"巴蜀译翁",德语文学翻译家,四川外国语大学前副校长,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兼文学院教授,我国翻译文明终身成就奖、德国国家勋绩奖章、洪堡学术奖金和宦官歌德研讨范畴最高奖"歌德金质奖章"获得者。杨武能从事德语文学翻译60余载,译有《浮士德》《格林童话全集》《少年维特的烦恼》等妇孺皆知的著作。他从1980年开端研讨中德文学与文明联系,出书有专著《歌德与我国》和Goethe in China。现任重庆宦官交流研讨中心主任、重庆图书馆荣誉馆长、四川外国语大学歌德研讨所声誉所长、西南交通大学无忧印务荣誉教授。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