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免更新
中新网兰州6月29日电 (高康迪 高莹)"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经兰州大学附属中学美术教师马玉兰双手作画的黄河石,每个都被赋予"生命",从目光、绒毛、神态、仍是概括,都重复精打细磨,一幅幅生动的著作"长在"了黄河石上。
兰州是我国仅有一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母亲为这座西北小城带来了生生不息的源泉,更为人们的日子增添了一道"兴趣",那就是捡石、赏石、论石。
6月下旬,马玉兰向记者介绍学生著作。高康迪 摄
现在,马玉兰的三块手绘黄河石——小狗系列《一》《二》《三》已被美国玛斯金格姆大学保藏,我国田凤银长城美术馆也保藏了她手绘黄河石系列著作。
"自从学习黄河石绘画好样本网后,对黄河文明也多了一层了解。"该校高一年级学生冯德文告知记者,同学们每周都很期盼这节课,不只缓解了严重的学习气氛,还多了一些审美知识。
马玉兰以为,可以经过该类教育,让黄河文明植入学生心底,是一件很有含义的工作;将来,方案测验更多关于黄河石的创造,建立"黄河石绘画馆",让更多人经过黄河石绘画了解黄河文明。(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